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要求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两年过去了,全国各地一校一章程实施得如何啦?你听说过一部章程可以串联200种制度吗?你听说过教师可以弹劾校长吗?小编今天为大家盘点几所学校的“家规”和经验,还没定好“家规”的学校赶紧看看吧~
依法治校,既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走向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要全面实行依法治校,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校长实施学校管理的“基本法”,是介于教育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一部学校内部“法律”。
因此,学校章程需要严谨规范,要比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具科学性和原则性,更加规范。学校章程的制定过程还应该充分尊重民众意见,将师生放置于学校主人的地位,平等商讨,共同研讨出具体的项目条款来。
校长张爱军说:“章程是学校内部的宪法,串起校内各项制度,形成体系,为教育活动铺设起稳定运行的轨道。”该校于2010年把章程和156项制度汇编成册,涵盖教职工岗位职责、组织机构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安全管理、总务管理等,并成为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教材。 前不久,一名孩子在校内就读的教师与孩子的班主任发生矛盾,学校通过人事争议协调小组做双方的工作,平息了事端。随后,学校出台《教职工子女在校就读制度》,在教代会上通过。制度规定,在本校就读的教职工子女不得随便出入父母的办公室,子女与其他同学发生纠纷时,父母不得主动介入,而应由班主任主持解决,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广灵路小学每学期召开一次教代会,每次开会都会建立或更新两三项制度,至今已有近200种。严密的制度使学校在良性轨道上运行,教学活动在各项制度护航下平稳有序,部分教师还按照制度约定开设全校公开课。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首批通过章程核准的学校之一,在校长任学宝看来,章程建设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而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从这个角度来看,章程建设作为学校制度文化的起点,将贯彻到学校的育人目标中去,一个好的章程将助力学校办学和学生成长。”制(修)订章程的过程,对学校更是一场生动、全面的“普法教育课”。按照《杭州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参照章程样本,重新提炼了学校文化精神、办学特色、发展定位,草拟章程;召开大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等意见建议,论证章程。“章程切实关乎学校每一个群体,也倒逼教师、学生们积极学习法规,建言献策。”
让该校办公室副主任董莉感触最深的是,在此期间,有学生对宿舍管理办法提出质疑,为此学校专门召开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听证会,根据听证会结果,学校在寝室违规处罚中,增加了学生申诉环节。而如今,伴随着章程建设带来的管理规范和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在校园逐步展现,在深化高中课改的当下,推进分类分层走班、改革教学管理流程等举措,都在学校实现平稳落地。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认为,学校章程要将管理体系和权力运行机制的设计作为重点。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治理结构体系和权力运行机制设计、运营核心与支持系统的构建,包括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教育与保障等,这是研制和落实学校章程的重点,学校章程要对这些重要问题予以专门规定。
学校组织有很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完善,各项“工作流程”要加以标准化、规范化,要让所有的相关人员知道自己在某个时段应当去干些什么、怎么去干。在学校章程的指引下,学校应当努力去培养那些“数一数二先生”、“分析师先生”、“项目先生”,他们能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把学校各个流程搞得一清二楚。
另一方面,学校章程的本质是体现遵循教育规律的办学章程。学校管理的指向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制定学校章程,既要遵循管理的规律和行政的规矩,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和专业的逻辑。学校章程的所有条目应当紧紧围绕运营核心(课程、教学、教育、学生管理等)而展开,又要体现支持系统对运营核心的服务要求,还要发挥战略高层、中层干部的作用。
学校管理面对的是两套行政管理层级,一套是民主化的、自下而上的专业人员层级;另一套是机构行政化的、自上而下的支持人员层级。因此,作为一个办学章程,应当是一个专业行政方面的文件,而不仅仅只是专业方面的标准,也不仅仅是行政方面的规范,而是专业与行政整合的文件。
学校章程作为本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应该是基于学校实际,又指向本校实际的。因此,学校章程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展现本学校的文化特质、地域风貌和师生愿景等。学校章程不仅是基于学校实际管理当下,更应该反映时代特征谋划未来,应该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提早进行预想,铺设轨道。
好的学校章程应是前瞻的,对学校期望达到的办学愿景进行定位,为全体师生员工描绘出一幅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
2014年岁末年初,北京十一学校发布《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这份由100多位教师代表以不记名方式高票通过的章程,在很多人看来似乎要“革”了校长的命。这份已经被众多网友贴上“教师可以弹劾校长”标签的学校章程,让校长今后的日子变得“危如累卵”。章程第六条规定,教代会每年8月底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采取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投票结果。达不到60%的信任票,校长必须自行辞职;达到60%但连续3年未达80%时,校长也必须自行辞职。
章程第七条赋予教师弹劾校长的权力。教代会代表20人及以上提议,可临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提请对校长的弹劾或对有关政策方案修改的建议议程,经全体代表60%以上同意后,方可启动弹劾校长或修订政策方案的程序。
“让听到炮火的人指挥战争。”在章程描绘出未来改革的福利想象中,原本攥在校长手里的权力,将被分散到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家长会。原来处在金字塔顶端大包大揽的校长,将成为扁平化管理体系中行使有限职权的职业管理者。
“没有什么事情一个人说了算。”章程中的分权治理逻辑,不仅来自多重的权力制衡主体,也来自多重的决策程序。第十二条规定,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也同时作为教师职称初评委员会,负责教师职称初评,特级教师和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学校学术工作室的设立、管理与评价,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招标。特殊情况下,校长如果认为学术委员会决策存在明显问题,可通过校务委员会审议,对学术委员会的决定提出重新审定的提议,学术委员会可进行二次审议,如二次审议仍维持原决定,校长则不得干预。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认为,学校章程要切合学校的办学现实并彰显学校的特色个性。外国语学校,要通过章程的建设来彰显外语办学特色,学校章程建设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切实可行是最重要的”。无法实现的、远离办学现实的那些很好听的理念,给人的感觉像饿着肚子在吃棉花糖——好吃而不能果腹。因此,学校章程要彰显学校的优势和个性特色,将学校的办学特色、优良品质和优秀传统,好的做法与成功的经验,在学校章程中予以明确和凝练,避免出现“千校一面”、脱离办学现实的那些“自说自话”的学校章程。
办好一所学校不能只有“精英”情结,要在“普通学生”的常态化发展中,发挥学校教育的特别作用和特色优势。教育没有马到成功的故事,只有针对所有学生对一般事务做出长期的“教育性坚持”,用一颗平常的心努力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才能显示出隐藏其中的教育的本质。确保每一个学生成功,这是学校教育共同的价值观。
北外附校以“复语、复合型”外语办学特色作为发展愿景,复语就是每个学生要学两门外语,“复合型”要求“多语种、文理学科、综合素质发展”都要抓好,这些个性化的办学规划都应该写入学校的章程。另外,北外附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附属学校,它的章程还应当是大学章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延伸,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研究与大学章程如何研究衔接,另一方面是讨论外国语特色如何写入章程。西子湖小学始建于1931年,拥有悠久历史和亮丽的自然风光,其办学理念是精致和谐——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长。小编详细阅读了该校的章程,不禁感慨,精致和谐的不仅是其办学理念,同样是其章程制度。
总章程包含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学校与家庭社会关系建设和附则等九大章节。单单是学校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就涵盖了校长负责制等11项制度,九章连起来,共有10条原则和62项制度。
西子湖小学还注重家庭、社会关系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强调校际合作和国际交流——建立了合作式的育人体系、民主公开的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学校与家校联系机制、社区服务和实践体验模式、校园和周边的综合治理格局、长效发展的校友会组织、开放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学校追求多元、联系、开放、民主、综合的治理模式,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态度来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生,精致和谐,贯穿于学校育人管理始终。
材料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浙江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现代教育报、搜狐教育等文章编辑:韩丰微信编辑:韩玉青
【微管理】教师职称改革,把评聘权下放到学校好不好?
【关注】这年头,年龄不是问题,主要看气质
【法眼】学生在学校楼道里摔伤,学校要承担全部责任吗?
【关注】除了十一模式,走班还可以有什么样态?